在德化縣蓋德鎮林地村的一處庭院門前,貼著這樣一副褪色的對聯。對聯很寫實,這個坐落在峽谷中的小村莊,被青山簇擁著。春天一到,黃色的野花次第綻放,地里農民自己種的青菜也在春雨的潤澤下張開翠綠的雙臂。
而再過兩年,這幅美麗的畫將成為回憶。因為德化彭村水庫的建設,林地村將成為蓄水區之一。林地村村主任林澤良說,林地村總人口2045人,不過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外出了,留下眾多的老人。因為水庫建設,未來將有1100多人遷往他鄉,老人也很多。大家都已同意搬遷,不過,老人們還是有些留戀,畢竟,祖祖輩輩生活了好幾代,習慣了這里的生活。
林地村海拔470米,在村口,幾株柿子樹綠綠的,長得格外好看。這里沒有城市的車水馬龍,甚至沒有普通村鎮的嘈雜,一切都靜得像幅畫。放眼望去,大片大片的農田和梯田、清澈流動的溪流、木結構的老房子,還有行走在田埂上的人們,構筑了一個寧靜安詳的村莊。
村不大,卻有著不少寶貝。最驚喜的是村里的百年古橋——宴林古橋,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。橋長30多米,跨溪而建,橋身是木制的走廊,可擋風避雨,走在里面,腳下咚咚作響。兩側還有長椅,附近的老人介紹,天氣熱的時候,他們會到橋上閑坐聊天,十分涼快。
宴林古橋頭,是迎仙宮。據說,迎仙宮始建于北宋,曾被大水沖毀,10年前,由村民們捐資重建。每年正月十五,迎仙宮都會迎來一年中最熱鬧的慶典,村民們把上元豬宰殺好抬到宮里,豬背上還要捆上鞭炮、白粿等,向祖師祈福來年五谷豐登。據說這已經有幾百年的傳統了。兩年后,這兩處古跡也將一同“搬家”。
生活在這里的老人是這個小村莊的見證者。臨近中午了,85歲的李鍛阿婆自己動手煮了碗面吃下。阿婆還到附近的山上挖新鮮的筍,回來削成了片,一片片鋪開曬干,想吃就拿出一點來炒。
聽村民們說,過兩年可能要搬到潯中鎮土坂村,雖說不遠,但李阿婆有些不舍。她的房子已經有幾十年歷史,房里有一張幾十年前的婚床,想到這些老家當可能搬不走,李阿婆非常惋惜。李阿婆的老伴過世二三十年了,她還有兩兒六女,都生活在城關,老人一個人呆在老家。村里像她這樣的老人還有上百人。
林地村主任林澤良的家也在搬遷范圍內,他說,自己肯定也會搬家。到時,水淹到幾十米高,這里的田地和平地上的房屋都會被淹沒,而在山上的居民,將繼續留守在林地。 來自:廣州搬家 網推廣部門網絡轉載報道! |